45張不尋常的照片,揭露經典時刻

Advertisements

有些老相片是如此地罕見,你看到它們,就會迷失在流年的時光裡。在每段陳舊故事的背後,都是我們成千上萬先輩的過往人生;而細細琢磨並探索這些照片總是讓人饒有趣味。

1 – 1942年2月9日諾曼第號郵輪傾覆於紐約88號碼頭


Sponsored Links:


諾曼第號在作為商業用途時,它是全球最豪華最漂亮的郵輪。它不只在處女航時聲譽卓絕,它在1936年之後的航程皆以奢華著稱。然而這一切都因二次世界大戰嘎然而止,郵輪被裁減了裝備,停泊於紐約港。

在1941年末,諾曼第號受美國政府徵用並重新命名為拉法葉艦,欲改裝為軍隊運輸艦。然而,1942年改裝過程發生了一場意外的大火,消防隊救火時使用了數噸重的水,船體內過量的積水讓這艘巨輪失去平衡並最終傾覆。

2 – 錄製米高梅獅。 [1929]



米高梅的獅子。美高梅公司於1929年錄製了獅子的咆哮。

我們都知道這頭標誌性的獅子在電影片頭驕傲地咆哮著。自從米高梅電影公司在1924年的這一天成立以來,獅子利奧一直是米高梅電影公司最固定的明星,他的吼聲可能是最常與米高梅公司聯繫在一起的聲音。它是最能讓人聯想到好萊塢黃金時代的聲音之一,當時米高梅公司是好萊塢最大的電影公司之一。

3 – 因紐特小女孩與她的小狗。 [1949]



照片於1949年2月由理查·哈林頓拍攝,他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加拿大攝影師,1911年出生於德國漢堡。

圖片中的小狗是加拿大因紐特犬,這是因紐特人用來狩獵海豹、北極熊和馴鹿的犬種,用於防衛,拉著雪橇旅行、陪伴和取暖。狗的皮毛被用作衣服和毯子,狗的尿液被用於製藥,必要時狗還被作為應急食物。因紐特人對加拿大因紐特犬的依賴程度可想而知。

4 – 馬丁路德金發表其著名的「我有一個夢」演說,此相片從林肯像後方拍攝。 [1963年8月28日]



馬丁·路德·金發表他深受喜愛的 “我有一個夢想 “演講時,從講臺後面看到的罕見景象。

“我有一個夢想”是美國民權活動家兼浸禮會牧師馬丁·路德·金在1963年8月28日為“華盛頓工作與自由遊行”發表的公開演講。在演講中,金呼籲在美國實現公民權利、經濟權利,呼籲結束美國的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

5 – 阿諾史瓦辛格(16歲)第一次參加健美比賽



歸功於阿諾的超群肌肉線條,他最終在1970年贏得第一座奧林匹亞先生頭銜;當時23歲的他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奧林匹亞先生,此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作為黃金時代的健美人物,阿諾將健美運動傳播向普通民眾。

6 – 南極探險隊命喪回程路途前,修復版照片。 [1910]



赫伯特·喬治·龐廷是一名專業攝影師。 他以探險攝影師而聞名。 這張照片被命名為冰山洞穴,拍攝於1911年1月5日的南極洲。

7 – 籃球發明人詹姆斯奈史密斯與其妻子



詹姆斯·奈史密斯(籃球之父)和妻子一起練習。

詹姆斯·奈史密斯將永遠是一代又一代運動員和教練的精神領袖。 他于1891年發明了籃球運動。他是一位敬業的教練,他將體育視為一種對青少年進行全方位訓練的手段,可以讓年輕人對他們所做的一切充滿信心和良好的態度。

8 -一場畢業典禮



貴族少女學院的畢業晚會,俄羅斯,1895年

這是畢業前最後一次班級集體活動,在草坪上,學姐們盛裝出席,優雅非凡。

9 –希拉克總理與柴契爾夫人的第一次會面[1975年5月9日]



法國前總理雅克·希拉克以直言不諱著稱,尤其是在英國食品、伊拉克戰爭和柴契爾夫人方面。

在執政12年後,曾經的非凡政治家也沒能擺脫生老病死的人生規律,希拉克於2019年9月26日離世,享年86嵗,留下了無數令人難忘的名言。

10 – 琳達克里斯蒂安,第一任邦女郎[1945]



琳達·克利斯蒂安是一位墨西哥電影演員,後來去美國好萊塢發展,她的職業生涯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達到高峰。她在1954年出演根據詹姆斯邦德小說《皇家賭場》改編的電視劇(劇名:Climax!),她因成為首任“邦女郎”而備受關注。

11 – 英王喬治六世 [1938]



喬治六世國王在滑梯上玩得很開心(1938 年)。

從1936年12月11日到1952年去世,他一直是英國和英聯邦的國王。同時他也是印度的最後一位皇帝,直到1947年8月英國統治結束。

12 – 茀絲亞福特,伊朗公主及埃及皇后 [1939]



茀絲亞是伊斯梅爾大帝的第七個兒子福特一世的女兒。她在1939年與伊朗王儲的婚姻是一場政治交易。聯姻鞏固了埃及在中東的權力和影響,新的伊朗政權也借助埃及王室的聲望獲得尊重。這從來就不是一場愛情,法茲亞在1945年離婚,根據該協定,他們的一個女兒沙納茲公主將在伊朗長大。

13 – 從軍時期的貓王 [1958]



美國歌手艾維斯·普雷斯利(貓王)於1958年3月至1960年3月在美國陸軍服役。在他入伍時,他已被大衆認定是娛樂界最知名的人物。

在進入美國軍隊之前,貓王的搖滾音樂引起了全國的狂熱,許多父母、宗教領袖和教師團體都樂於見到他參軍入伍。 這也為他贏得了一些以前對他持負面看法的戰友和同鄉的尊重。

14 – 日本藝妓[1920年間]



三名拿著相機的日本藝妓

你會發現有許多稀有的老照片很有趣,甚至可以連續幾個小時盯著它們看,這張圖片就是其中之一。

15 – 第22屆奧運開幕典禮,莫斯科。[1980]



第22屆夏季奧運會開幕式於1980年7月19日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行。

1980年的開幕式掀起了一場改變開幕形式的潮流。 在 1980 年之前,奧運會開幕式是真正的“儀式”,僅有與奧運會正式開幕相關的遊行和儀式。蘇聯想通過一場精彩的表演給世界各國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儀式部分完成後進行了一場藝術盛宴。

16 – 一名女性與坐著防毒嬰兒車的寶寶在散步。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整個歐洲都對在戰場上折磨士兵的神經毒氣攻擊感到恐懼。這時,在英國海克斯塔布的街道上出現了一輛防毒嬰兒車。

這張照片拍攝於 1938 年,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席捲全球之前。

17 – 一名伊朗女性 [1960]



伊斯蘭革命前的伊朗女孩,1960年。

這位可愛的女孩穿著泳衣,靠在一輛汽車上,汽車的復古造型能讓人感受到照片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車牌讓人眼前一亮,特殊的波斯數字讓照片上的一切變得協調起來。

18 – 德國戰俘觀看集中營紀錄片時的反應。[1945]



照片裡,美軍戰俘營中的德國戰俘正在觀看關於納粹集中營的紀錄片。美軍通過這種方式讓戰俘們真實的瞭解第三帝國最黑暗的暴行!

德國戰俘們回首時才瞭解納粹到底做了什麼,完全違背他們的價值觀;再回想自己的戰爭經歷、朋友的傷亡,許多戰俘不禁感到羞愧,掩面哭泣。

19 – 啟發格蘭特伍德的名畫《美國哥德式》的夫妻與該畫作。



《美國哥特式》是格蘭特·伍德 於 1930 年創作的畫作,收藏於芝加哥藝術學院。 伍德在愛荷華州南部小鎮艾爾敦受到一棟小屋啟發,繪製了現在被稱為“美國哥特式房屋”的建築和“應該住在那所房子裡的那類人”。 這幅畫以房子的建築風格命名, 它描繪了一個農民站在他女兒身邊的情景(經常被誤認為是他的妻子)。

20 – 好萊塢標志剛立好的時候;它最早的拼寫是「Hollywoodland」。 [1923]



好萊塢現在不僅代表著一個城市,更是一種產業、一種生活方式。1923年標誌牌最初建造時,不是九個的字母“Hollywood”,寫的是“Hollywoodland”,其作用是為好萊塢山上一個新的住宅開發專案做廣告。

21 – 披頭士為《派伯中士的寂寞芳心俱樂部樂隊》巡迴 [1967]



《派伯中士的孤獨之心俱樂部樂隊》是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士的第八張錄音室專輯。它於1967年5月26日發行,在英國的唱片零售商排行榜上連續27周位居第一,在公告牌排行榜上連續15周位居第一。

Sponsored Links:

它發行在20世紀60年代流行文化的一個決定性時刻,預示著 “愛之夏 “的到來,這張專輯的發行則實現了流行音樂在文化上的完全合法化,並使流行音樂作為一種真正的藝術形式得到認可。

22 – 柏林圍牆倒塌後,東西德人第一次能自由往來於布蘭登堡門哨站兩側。



柏林牆的勃蘭登堡門於1989年12月22日開放;在這一天,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走過大門,受到東德總理漢斯·莫德羅的迎接。從12月23日起,西德人和西柏林人被允許免簽證旅行。

23 – 蝙蝠俠與羅賓的電視節目拍攝現場。



蝙蝠俠是一名出現於DC漫畫的虛構超級英雄角色,由作家比爾·芬格和藝術家鮑勃·凱恩在1939年創作。

無論是電影、電視節目、動漫,處處都是蝙蝠俠的身影,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好萊塢的一些大明星,從邁克爾·基頓到喬治·克魯尼到克利斯蒂安·貝爾到本·阿弗萊克,以及現在的羅伯特·帕丁森都扮演過這位黑暗騎士。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蝙蝠俠》1966年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背景是損毀的窗戶和建築物。

24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軍官們站在桌椅上見證凡爾賽條約的簽署。[1919]



站在桌椅上,爬到沙發上,從各個角度窺視,這些盟軍軍官不顧一切地想瞥一眼門後正在發生的大事。隨著《凡爾賽條約》的簽署,一戰終於在凡爾賽宮鏡廳的耀眼環境中落下帷幕。

25 – 卡斯楚在參觀美國軍營時吃冰淇淋。[1959]



菲德爾·卡斯楚是一個異常狂熱的冰淇淋愛好者。為了繞過貿易禁運,他曾經強迫他的駐加拿大大使從豪生酒店給他送去28個集裝箱的東西;哥倫比亞小說家加布裡埃爾·加西亞·瑪律克斯回憶說,他曾看到這位革命領袖在一頓豐盛的午餐之後,吃掉了18勺冰淇淋。這麼看來,卡斯楚對烏托邦社會的宏偉願景不僅包括免費醫療和教育,還包括政府補貼的冰淇淋。

26 – 鐵達尼號撞上的冰山。你還能看到側邊黑色和紅色的漆。[1912]



這座冰山在1912年被拍到,上面染有紅色和黑色的油漆,它被認為是導致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罪魁禍首。這座冰山是1912年4月15日上午,由阿達爾伯特王子號郵輪的乘務長拍攝的,就在 “泰坦尼克 “號沉船點以南幾英里處。

27 – 美國原住民俯視剛完成的橫貫鐵路。[1868]



在這張由阿爾弗雷德·哈特拍攝於1865-1869年。

照片中,一位美國原住民俯視位於加州薩克拉門托435英里外的橫貫鐵路新路段。面對遙遠的陰霾,人與時代進步的鮮明對比傳達了複雜的情感,如同美國向西擴張背後的文化影響一樣。

28 – 紐約哈林區的反越戰抗議者 [1967]



阿裡參與了數不清的公開反對越南戰爭的美國非裔游行活動。早在1965年,學生非暴力協調委員會就發表了一份聲明,毫不含糊地抨擊戰爭,表示沒有一個非洲裔美國人應該為白人的自由在越南作戰,除非密西西比州所有黑人都獲得自由”。

29 – 坦克與男人(有名的天安門廣場照片)[1989]



1989年6月5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三位不知名的男子在逃離,背景左方的一名中國男子獨自站在坦克前進的道路上。當坦克靠近時,背景中的男子站在原地擋住了坦克隊伍,這一畫面也被許多其他攝影師拍了下來,並最終成為那個事件裡具有象徵性的一幕。

30 – 惡魔島關閉日,最後離開的犯人們。[1963]



惡魔島可以說是美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監獄之一。惡魔島有著多層次的歷史:堡壘、聯邦監獄、鳥類保護區、西海岸的第一個燈塔,以及美國印第安人紅色力量運動的誕生地。由於成本增加和位置偏遠,惡魔島監獄於1963年3月21日正式關閉(有史以來最著名的越獄事件后一年)。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1963年最後一批囚犯離開監獄。

31 – 尼爾·阿姆斯壯剛進行完月球漫步,由巴茲·奧爾德林拍攝。[1969]



尼爾·阿爾登·阿姆斯壯是美國宇航員和航空工程師,也是第一個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在阿波羅十一號登月任務中,巴茲·奧爾德林拍下剛進行完月球漫步的尼爾·阿姆斯壯。

32 – 一名興登堡號空難的傷者被抬至安全區域。[1937年5月6日]



興登堡號飛艇空難中,乘務員弗裡茨·迪格將火焰撲滅,還接住了跌落大約6米的傷員。這位傷痕累累的幸存者被抬到在萊克赫斯特機場等候的救護車上,艱難地抽著煙。

33 – 甘迺迪總統在柏林發表「我是柏林人」演說。[1963]



“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一個柏林人)是約翰·F·甘迺迪的一次演講。他為了獲得對冷戰的支持,並紀念柏林牆修建周年,於1963年6月26日在西柏林發表了這一演講。這被認為是甘迺迪最著名的演講之一。

34 – 在柏林圍牆拆除的那一天,東德士兵從圍牆的裂縫中遞來一朵花。 [1989]



柏林牆是由東德建造的,目的是阻止東德的專業人士、知識份子和工人前往西德。從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人離開東德。這堵牆在20世紀90年代初被拆除,標誌著德國的重新統一。

35 – 現代奧運第一場馬拉松的三個人。[1896]



男子馬拉松長跑在1894年第一次被列入現代夏季奧運會田徑項目,成爲田徑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比賽。來自 5 個國家的 17 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斯皮裡頓·路易士在馬拉松專案中奪冠,這也是希臘在本屆奧運會田徑比賽中唯一的冠軍。

36 – 挪威收到第一個香蕉貨櫃。[1905]



這是在第一批進口到挪威的香蕉。挪威是繼英國之後第二個向歐洲進口香蕉的國家。照片中有一位就是挪威最大的水果進口商巴馬公司的創始人克利斯蒂安·馬泰森。

37 – 人們爬上電線桿,為了一睹甘地的葬禮[1948]



為悼念遇刺去世的印度領導人蒙漢達斯·K·甘地,上百萬的送葬者自發地趕來聚集在一起,爲了觀看葬禮,有些人甚至爬上電線杆。

38 – 倫敦地鐵愛德華站首發車。[1862]



愛德華站是倫敦地鐵的一個車站,位於倫敦北巴尼特區,該站是北線愛德華支線的終點站,通往倫敦市中心的下一站是伯恩特奧克站。愛德華站在倫敦地鐵旅行卡中位於第五區。

39 – 鐵達尼號沉沒前的最後一張照片。[1912]



1912年4月11日上午11點30分,泰坦尼克號在愛爾蘭皇后鎮海一個爲“羅切斯角”的外錨地抛錨停泊。這個港口今天被命名為科布,是這艘豪華郵輪在其處女航中的最後一個停靠港,之後泰坦尼克號將遠航前往美國紐約。

40 – 達利在完成拉蔻儿·薇芝的畫像後親吻她的手。[1965]



這張照片拍攝於1965年2月20日,我們看到西班牙著名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正在親吻女演員拉蔻兒·薇芝的手背,背景正是達利剛完成的拉蔻兒·薇芝肖像。這幅畫創作於美國國立現金出納機公司的陳列室中,這次創作是電影《神奇之旅》的宣傳活動的一部分,電影由理查德·弗萊徹導演,拉蔻兒·薇芝和史蒂芬·博伊德主演。

41 – 帝國大廈開幕日的屋頂風光。[1931]



帝國大廈是竣工於1931年4月11日的高層建築物,是美國紐約的地標建築物之一。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中城區。帝國大廈樓高381米、總102層,1951年增添了高62米的天線後,總高度為443.7米,該建築由施萊夫,蘭布&哈蒙建築公司設計,是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大廈名字源於紐約州的昵稱──“帝國州”,其英文名稱原意為紐約州大廈或者帝國州大廈。

42 – 波灣戰爭期間,伊朗軍隊遥望油田升起的煙霧。[1990]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結束時,撤退的伊拉克士兵焚燒了科威特油田,這場大火燒了好幾個月。

43 – 胡士托音樂節的驚人群眾。[1969]



伍德斯托克音樂和藝術博覽會,通常簡稱為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是 1969 年 8 月 15 日至 18 日在紐約伯特利的麥克斯·亞斯牧場舉辦的音樂節。 該音樂節已被廣泛認為是流行音樂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也是反正統文化一代的決定性事件。

44 – 希區柯克在《鳥》的拍片現場。[約為1969年]



《鳥》是一部1963年的美國自然恐怖驚悚片,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制作和導演。影片改編自達芙妮·杜穆裡埃1952年的同名故事,主要講述了在幾天的時間裡,加州博多加灣的人們突然遭遇了一系列無法解釋的暴力鳥類攻擊事件。

45 – 小男孩在商店櫥窗第一次看到電視。[1948]


Sponsored Links:


一個男孩第一次看到電視螢幕時的反應。這一年,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首次在電視上完整地播放;這一年,英國廣播公司在奧運會期間每天拍攝三個小時的節目,並嘗試了有史以來最長的持續廣播。